|
電梯 是怎么誕生的呢?// 電梯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了便利,但你知道它是怎么發(fā)明出來的嗎?
早在公元前二三六年,古希臘學者阿基米德,曾經(jīng)創(chuàng)造出了一種繩索和滑輪操縱的省力機械。多少年過去了,人們運用這種機械來運貨,出現(xiàn)了各式各樣的升降機。 這些升降機的特點是:完全依靠人力來作業(yè),雖然省勁,但是很費時。尤其是不夠安全,往往一有故障,機械就會全部癱瘓,什么事兒也干不成。 1852年,在一家商業(yè)公司里,有一名叫奧蒂斯的搬運工。他和他的伙伴們每天開動升降機,把貨物提升到樓上,又從樓上回到底層。當時的升降機比中世紀時代的進步一些,是一根很粗的繩索吊著一個鐵絲編成的籠子。有時為了運貨更快些,搬運工也隨著貨物一起提升。 萬萬想不到的是,曾經(jīng)發(fā)生了幾次繩斷鐵籠下墜的嚴重事故。奧迪斯見了工友的尸體,感到十分傷心。 從此,一方面奧蒂斯雖然開升降機時也心里不安。但是另一方面也激發(fā)他開動腦筋:我不能老是等待摔下的那一天的到來。奧迪斯的文化不高。但是他不氣餒,找來許多書,如饑似渴的學起來。同時他找了些泥巴,木片,硬紙,繩索,齒輪,彈簧等一大堆零件和材料;锿瑤讉好友,一起制造一種安全性好,不依靠繩索,而借助齒輪的機構來提升的升降機。 經(jīng)過了多少次失敗,聽到了難以計數(shù)的冷嘲熱諷,奧迪斯咬咬牙,他的決心是不可動搖的。他四處求教,虛心聽取意見。改進,改進,再改進……終于在1854年的一天,美國紐約市的水晶宮博覽會大廳里,熱鬧非凡。 ![]()
這位大漢就是勇敢過人,虛心好學的奧迪斯。 一次別開生面的表演即將出臺,觀眾看到:一位滿臉絡腮胡子的大漢,正站在裝滿木箱鐵桶等的升降機平臺上,讓升降機徐徐開動。當在場的人都能看到平臺的時候,大漢突然下令:“砍斷繩子!边青暌宦,吊繩軟軟的落了下來。而平臺稍稍下滑了一點點,就被周圍的彈簧和荊棘爪緊緊的鎖住,紋絲不動。 在場上千觀眾倒吸一口冷氣,爆發(fā)出雷鳴般的掌聲。站在平臺的大漢揮動帽子向大家頻頻致意,他大聲的說:“女士們,先生們,一切平安,一切平安,謝謝諸位。” 1857年,奧蒂斯集資開辦了電梯公司,升降機不僅可以運貨,而且還可載人,它的用途更廣了。1904年奧迪斯公司率先又研制成功不用齒輪牽引的電梯,從而為建造高樓的運輸工具打下良好的基礎。從此電梯的花樣越來越多,除老式的箱式電梯外,還有觀光電梯,雙層電梯,照明電梯等。 現(xiàn)在的電梯 已經(jīng)成為高層建筑中必須安裝的設施 幫助人們上樓下樓節(jié)省體力和時間 而且今天的電梯比過去更加安全 更為方便了 或許大家并不清楚 奧迪斯是電梯的第一發(fā)明人! |